△图2
实验中动物体内成像使用了博鹭腾AniView系列多模式动
物活体成像系统进行拍摄。
为了实现体内实时监测,CaALN纳米颗粒用DiR荧光标记。如图3 A第一行所示,腹腔内可检测到荧光素酶信号,提示腹腔内异种移植小鼠模型成功建立。肿瘤建立14天后,通过腹腔注射CaALN/DiR或游离DiR来评价CaALN纳米颗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。
肿瘤和器官的图像和定量荧光强度证实了腹腔注射CaALN纳米颗粒可以在注射4h后靶向肿瘤组织(图3 A,B)。在游离DiR组中,荧光不仅分布在肿瘤部位,而且还分布在肝脏和脾脏(图3 C,D)。CaALN的肿瘤靶向优势可能归因于腹膜-等离子体屏障的存在,它在腹膜腔内保持了较高的区域的CaALN纳米颗粒浓度,并最终被癌细胞吸收(图3 E)。相比之下,小分子可以通过腹膜-血浆屏障进入腹膜下毛细血管,并通过肝、脾进行代谢(图3 F)。
△ 图3
CaALN的体内生物分布。
腹腔注射后SKOV3荷瘤小鼠体内时间依赖性生物发光和荧光图像。
经腹腔注射A)CaALN/DiR和C)游离DiR后SKOV3荷瘤小鼠生物发光和荧光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像
B、 D)在腹腔注射72小时后,从SKOV3荷瘤小鼠解剖的肿瘤(Tu)、肝脏(Li)、心脏(He)、脾脏(Sp)、肺(Lu)和肾脏(Ki)的体外生物发光和荧光图像。
E) CaALN纳米颗粒和小分子的体内分布图示。
F) 用CaALN/DiR和DiR处理的小鼠体外组织的荧光强度(平均值±SD,n=3,***P<0.001,**P<0.01)。
受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和体内肿瘤靶向能力的影响,作者进一步评价了CaALN纳米颗粒的体内肿瘤抑制活性。肿瘤细胞移植5天后,携带SKOV3的小鼠分别用PBS和两种不同剂量的CaALN(10和25mg/kg,n=8)处理。对其中5只小鼠进行定期成像并通过收集体重、腹围和生存数据进行监测。(图4 A)。
如图4 B,C所示,两种剂量的CaALN处理组的生物发光维持了15天,这意味着完全抑制了肿瘤的生长。
△ 图4
CaALN对SKOV3小鼠的体内抗肿瘤作用。
A) 使用SKOV3腹腔异种移植模型的体内抗肿瘤实验的示意图。
B) 生物发光图像,C)生物发光强度,D)体重,E)腹围,F)每个治疗组中SKOV3荷瘤小鼠的生存曲线。
G) 第31天的代表性肿瘤切片的H&E染色图像和隧道组织化学图像。
04 总结
在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腹腔内播散性小鼠模型中已经证明,CaALN纳米颗粒腹腔注射给药主要积累在肿瘤组织中。此外,CaALN纳米颗粒治疗不仅降低了肿瘤负荷,而且抑制了腹水的形成,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具有相当大的临床应用价值。本研究已经证明了一种独特的策略,使用阿仑膦酸钠形成的铁纳米螯合剂,可以提高治疗效力和减少小分子的副作用,以有效地治疗腹膜癌。
论文链接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dvs.202203031